日本2006 10月 写真 DAY1 出發
十月份公司二年一次的國外旅遊,此行我們將探訪日本四都大阪、 京都、 奈良及神戶+環球影城五日,為了這次的旅行事前在網路上找了不少資料,必竟第一次去日本國先了解當地的地理位置及風俗嗎?
一早就集合在臺灣桃園中正國際機場,辦理出境手續後,首先在我們要搭乘的西北航空的專機前留影,早上天氣還算不錯,可是凌晨 3:00 就起床,趕上小巴以時速140~150的速度,趕上預定的5:30集合,我想這司機大哥也太厲害了吧,害我連眼睛都不敢閉,結果就一臉憔悴。

這次特別帶了個小傢伙WBT-100(可以參考這篇文章,其實老早就敗了它,正好公司有了這次的
旅遊正好可以測試一下。
我將藍芽取消必免不必要的航空規定及安全考量,因為網路上大家都這麼說也一定要照辦,準備記錄下這五天的軌跡資料與大家分享。
目前的高度將近3200英呎的高空上,機長是這樣說的,此時解開安全帶才可以去活動,但我還是一邊欣賞窗外的白雲及無際的藍天,順手拿起相機猛按快門,早已將瞌睡蟲擊斃了。

午餐時間到了,這是西北航空的機上套餐。
從桃園到日本大阪飛行路線軌跡圖
才一下飛機地勤人員就老早排好隊上機整理,好讓轉機的旅客再度登機,飛往其他的地點。
機場本身的人工島長有4.5公里、寬則為2.5公里,海底有20公里深,為了擴建這一個島,是透過精密的運算與衛星定位的技術才得以完成。
在建造時已經預估填海的泥土重量會使海床下沈,之後發現下沈的深度超過了預期,所以整個工程進度延後了一年。1994年啟用之後,這個人工島還是繼續往下沈,目前正運用各種的科技來讓下沈的狀況停止,同時第二條跑道也開始了興建的工程,預計在2007年時可以完工啟用。

候機室長達一千八百公尺,整個動線簡潔而沒有任何障礙物,也因此它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房間。而這個設計最主要的原因,除了讓動線簡明流暢之外,還有防火的 設計概念隱藏在裡面。它將裡面的空間分為一個個的區段,在不同的區段建置排煙與滅火裝置,透過這樣的設計可以有效控制火災的區域,讓災情不會蔓延開來。
出境大廳是航廈裡面最有特色的區域,整個流線型的屋頂結構,是利用八萬兩千條等重的輕鋼架,所編織而成的一道弧形波浪。這一連串的鋼條結構,呈現幾何圖形交織而成的美感。這屋頂的波浪是考量海風對於機場建築的影響後,依據防風的功能設計而成的。

這就是傳說中嵯峨野小火車阿!跟阿里山的小火車比有點差。

其實第一天的行程有改變,原本排定是明天(星期三)才要來的,
但是星期三小火車要維修保養停駛,故改為今天所以車廂內的旅
客才那麼少,所以想要坐那自行決定。








在風景如畫的優美庭院中,春天美麗的櫻花,秋天滿園的紅葉,為最佳觀賞景致,也是京都著名櫻花和紅葉的觀賞景點之一。更往深處走,曲徑通幽,遊客可由此取近道直插嵯峨野,漫步於史蹟豐富的嵯峨野歷史風景區。天龍寺已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
京都嵐山腳下緩緩流淌的大堰川上橫跨一座橋,名為【渡月橋】,據說是因形澌彎彎的月亮跨在河水上一樣而得此名。渡月橋的橋墩用鋼筋建造,而橋面則為木造,古香古色,與周圍嵐山遊覽區的自然景觀諧和融洽。自平安朝起,日本的貴族們就將這一帶做為郊外踏青,泛舟戲水的遊樂地。
渡月橋附近景色宜人,青山綠水,料亭紅燈,遊人如織。春天櫻花、秋日紅葉,美景倒映在大堰川上,美不勝收。沿河可偶見盛裝藝妓姍姍而行,令人感覺恍若時光倒流,風情萬種。
渡月橋附近景色宜人,青山綠水,料亭紅燈,遊人如織。春天櫻花、秋日紅葉,美景倒映在大堰川上,美不勝收。沿河可偶見盛裝藝妓姍姍而行,令人感覺恍若時光倒流,風情萬種。






【晚餐:京都湯豆腐料理餐】

待續................
註(1):
京都 建都的歷史始於西元794年 ,當時的桓武天皇將首都由奈良遷至現在的京都 ,命名為 「平安京」 ,一直到明治天皇再次遷都東京為止 ,其間1000餘年皆為帝都 。在過去1200年的歷史裡 ,除了戰國時代的「應仁之亂」( 西元1467~1477年)的10 年間 ,以京都為主戰場 ,將京都燒燬了大半外 ( 後經由織田信長、豐臣秀吉大力整頓)。連二次世界大戰時 ,盟軍都未曾對京都大肆破壞 ,所以的文物都得以保存下來 。
舉世聞名的日本古都--京都 ,入選世界遺產的時間卻排在法隆寺與 姬路城之後 ,讓人感到意外 。其主要原因乃京都一個城市一次就入選了17 處 ,這可說是世界遺產一次登錄的最高記錄 ,光是文書審閱就曠日費時,所以才拖到1994年才正式入選。
因此京都幾乎古蹟處處 ,可以觀覽的地方又何只此17 處遺產。
平 安京建城於西元794年 ,乃完全仿造我唐朝西都長安、東都洛陽之形態( 當時唐建都長安已有176年的歷史) ,整個京都為方正之城牆 ,棋盤式的街道規畫 。由於是仿我唐都長安洛陽 ,所以現今的京都市區分為「洛中」、「洛北」、「洛西」、「洛南」、「東山」、 「西山」幾個區 ,要安排在京都旅遊變得很簡單。
京都登錄為世界遺產的17 處為:
清水寺(自主神社)、銀閣寺(慈照寺)、二条城、金閣寺(鹿苑寺)、賀茂別雷神社(上賀茂神社)、賀茂御祖神社(下鴨神社)、延暦寺、平等院、宇治上神社、教王護国寺(東寺)、西本願寺、醍醐寺、仁和寺、 天龍寺、西芳寺(苔寺)、高山寺、龍安寺。
如 果你認為京都是日本古都的代名詞, 那你可就錯了, 至少在你初抵京都時第一映像是設計新穎的車站 , 走出京都車站 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高聳的京都塔 , 這些都是現代化的產物 , 京都迷人之處就在其傳統與現在並存, 而真正原汁雞湯的古都是奈良 。奈良不但建都比京都早 , 且奈良所有建築物的高度都有政令規定 , 沒得商量 , 所以在奈良市的許多街道房舍都還維持著最古老的造型 。
奈良是日本第一個首都( 西元710 - 784) , 在這短短的70年間 是日本文化的轉捩點 , 這個時期正值中國的盛唐 , 奈良朝不恥下問 , 從中國學習模仿了所有的典章制度( 包括漢字) , 於是盛唐的多元文化紮下奈良名垂千秋的根基 。
在文化史上 , 奈良朝又稱為天平文化 , 最大的特色是佛教立國 , 所有的佛寺都是天皇以國家的財力資助 , 這一種寧樂純樸的古風 , 建築物線條簡俐 , 氣勢雄偉 , 東大寺的大佛殿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。
京都 建都的歷史始於西元794年 ,當時的桓武天皇將首都由奈良遷至現在的京都 ,命名為 「平安京」 ,一直到明治天皇再次遷都東京為止 ,其間1000餘年皆為帝都 。在過去1200年的歷史裡 ,除了戰國時代的「應仁之亂」( 西元1467~1477年)的10 年間 ,以京都為主戰場 ,將京都燒燬了大半外 ( 後經由織田信長、豐臣秀吉大力整頓)。連二次世界大戰時 ,盟軍都未曾對京都大肆破壞 ,所以的文物都得以保存下來 。
舉世聞名的日本古都--京都 ,入選世界遺產的時間卻排在法隆寺與 姬路城之後 ,讓人感到意外 。其主要原因乃京都一個城市一次就入選了17 處 ,這可說是世界遺產一次登錄的最高記錄 ,光是文書審閱就曠日費時,所以才拖到1994年才正式入選。
因此京都幾乎古蹟處處 ,可以觀覽的地方又何只此17 處遺產。
平 安京建城於西元794年 ,乃完全仿造我唐朝西都長安、東都洛陽之形態( 當時唐建都長安已有176年的歷史) ,整個京都為方正之城牆 ,棋盤式的街道規畫 。由於是仿我唐都長安洛陽 ,所以現今的京都市區分為「洛中」、「洛北」、「洛西」、「洛南」、「東山」、 「西山」幾個區 ,要安排在京都旅遊變得很簡單。
京都登錄為世界遺產的17 處為:
清水寺(自主神社)、銀閣寺(慈照寺)、二条城、金閣寺(鹿苑寺)、賀茂別雷神社(上賀茂神社)、賀茂御祖神社(下鴨神社)、延暦寺、平等院、宇治上神社、教王護国寺(東寺)、西本願寺、醍醐寺、仁和寺、 天龍寺、西芳寺(苔寺)、高山寺、龍安寺。
如 果你認為京都是日本古都的代名詞, 那你可就錯了, 至少在你初抵京都時第一映像是設計新穎的車站 , 走出京都車站 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高聳的京都塔 , 這些都是現代化的產物 , 京都迷人之處就在其傳統與現在並存, 而真正原汁雞湯的古都是奈良 。奈良不但建都比京都早 , 且奈良所有建築物的高度都有政令規定 , 沒得商量 , 所以在奈良市的許多街道房舍都還維持著最古老的造型 。
奈良是日本第一個首都( 西元710 - 784) , 在這短短的70年間 是日本文化的轉捩點 , 這個時期正值中國的盛唐 , 奈良朝不恥下問 , 從中國學習模仿了所有的典章制度( 包括漢字) , 於是盛唐的多元文化紮下奈良名垂千秋的根基 。
在文化史上 , 奈良朝又稱為天平文化 , 最大的特色是佛教立國 , 所有的佛寺都是天皇以國家的財力資助 , 這一種寧樂純樸的古風 , 建築物線條簡俐 , 氣勢雄偉 , 東大寺的大佛殿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。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